我们是何时失去探知欲的
我们是何时失去探知欲的
小树我们是何时失去探知欲的
晚上回宿舍的时候突然想到以前的事情,遂写下这篇蓄谋已久但是从未动笔的文章
小时候家里喜欢种花花草草,我记得种得最多的是吊兰,第一株是从楼下花坛里面移栽过来的,我家在南方,有一年南方的冬天特别冷,然后我怕它冻死,就从热水器里面接了热水,然后浇了进去。可能在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让人有点啼笑皆非,但是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有可能是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同情心
好在吊兰在我的“毒手”下熬过了那个冬天,之后在枝条上长出了“气根”,这时候只要把它剪下来就可以重新移植了
我当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拿了很多个塑料杯,然后把剪下来的小吊兰放到杯子里面,将里面泡上水。等到很多年会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叫做“水培”,属于是“歪打正着”了
在我大概读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广州,在当地的商场里面看到了一本对我成长影响还挺深刻的书,《科学实验王》
可能这个名字在现在可能听着会让你觉得有些尴尬或者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对于只有10来岁的我来说,这本书的的确确是很具吸引力的
当时的我可能很难明白里面的一些概念,比如说“氧化还原”、“叶绿素的萃取”等等,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书籍的一样类似于一个引路人,并不需要很深奥的解释,只要把这些科学知识同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得通俗易懂,小朋友容易接受,这就够了
哪怕在正式经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之后,当我再次翻阅这些书的时候我发现其中里面有些观点是不正确或者有偏颇的,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对这系列书籍的热爱
甚至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依赖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当我开始上高年级和初中之后,能阅读一些层次更深的书籍之后,我开始对“量子力学”和“微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初中教育时期,小学所上的《科学》逐渐被细化开来,变成《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在初一的时候,我开始正式学习《生物》的相关知识
当时我的生物老师是一个很有教学经验而且很严格的女老师,那时候她大概快50岁了,她上课从来不说普通话,因为普通话远远没有方言形象和生动,又好在我们班上没有外地的,因此无伤大雅,反而称为了她教学上的优点
初中的生物学基本上以“通识”为主,我记得基本上就教大家认识一下各种生物,当时课本安排应该是从“低等到高等”这样的顺序,对生物学有着一些基本的概念
我记得我当时最感兴趣的应该是有关人体的内容,那应该是在初一下,学习了心肺循环。那一段时间我刚好得了较为严重的肺炎,因此只能请假前往医院打针,当时在打针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开始想药水是怎么流动的,是怎么循环的,慢慢地搞清楚了心肺循环的全过程——既生动,又形象
我记得当时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和免疫相关的,我具体记不清在哪一本书里面了,但是篇幅应该不多,只给了很少的分量,当时我还扼腕叹息
后来在家中我也做了很多奇怪的东西,比如说拿用来发酵的商品酵母,或者是青霉素、红霉素等等将其捣碎,然后再拿一个纸杯,然后在里面放一个棉球,加点用蔗糖(白砂糖)调配的糖水,之后再把上面的“菌种”撒进去,最后再套上一个用铝箔做的盖子,密封好,丢到书桌抽屉温暖的地方就算完工
可能现在看起来,我的这个“培养”过程有点过于粗糙,甚至可以说是危险,但在当时它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一直到高中以后,我才意识到我初中的时候培养的“抗生素菌种”可能是被抗生素淘汰后的“耐药菌”,这些事情还常常被我记在脑海里,令人寻味
我的第一本书“量子力学”入门书籍是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这本书陪伴了我初中三年的时光,当然还有《果壳中的宇宙》。刚开始其实是被它彩色印刷的纸张所吸引,这本书我同样阅读了很多次,你也自然而然地可以想到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怎么可能完全吃透其中的内容
但是里面的一些基本观点或者理论同样对我今后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说“曾祖父悖论”、“海瑟堡测不准原理”、“宇宙大爆炸模型”等等,时至今日哪怕我已经不再进行物理学方面的学习了,其中的内容我依然可以信手拈来
初二实际上是一个还蛮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学期开始正式学习物理学科的内容。当时学的还是一些经典物理学的内容,诸如一些“阿基米德原理”啊等等,我对这些知识完全提不起一点兴趣。当时初二上是我父亲教我的,他从高中部下来,算支教。初中学的物理学还算很贴切实际生活,而我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感触还是很丰富的,因此当时成绩并不差,第一次月考物理考了98分,全年级第二。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换了新的物理老师
我的父亲在我成长道路上对我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他很鼓励我去探索发现科学,不管是物理上的抑或者生物、化学上的。我从前很喜欢和他讨论量子力学上的内容,直到有一天他说:“我回答不上来了,你要自己去找答案了”
这时候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在某方面的学识已经超过他了,我确实要自己去找答案了
如果说初中给了我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的话,那么高中是彻彻底底的“凡尔登绞肉机”
高中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传统理科,也就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作为我的高考科目。但是高中的内容和我希望去学习的内容截然不同,我在这时候逐渐丧失了对物理学的热情
在我看来,高中的物理学很少有比较创新或者探索性的内容,都是以经典力学为主,而且和数学的关系颇深。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和我关系很好,他对我的评价就是“思路有了,但是数学太差”,对于要参加高考的我来说,物理真的是当头一棒,我很难从繁忙的教学任务和一次又一次差到极点的考试成绩中获得成就感
“做这件事情不快乐,我为什么要去做呢,我真的能坚持下来么?”这也是我当初从物理系转到生科院问得自己最多的一句话,“我真的快乐么?”
直到现在也还有人会和我说:“是你自己踢走了一路平坦的人生”,那我真的想问一下,你所追求的事情就是真正好的么?十年后,二十年后他真的还好么?甚至我真的能靠这条路走下去么?如果这些都不能那我还是选自己最爱的好了
在物理学习受阻的时候,生物的学习却要好得多,一方面是我确实比较喜欢,每次上课结束之后我都会马上做完作业加以巩固;另一方面高中的生物学确实有点像“背书比赛”,你只需要记住特点的名词、概念,就能获得不错的分数——“那为什么我能名列前茅呢?”现在想想确实挺有道理的
当时每周六晚上放假,我喜欢在电视上看B站,经常会刷到一些讲免疫或者病原体的视频,当时我有一个隔着走廊的朋友,有时候第二天上课我就会把昨天晚上看到的东西写到纸条上,然后传给他看,他会很仔细地看完然后和我分享,我们俩经常这样,乐此不疲
高考报志愿那年我并没有如愿进入生物专业学习,反而去到了一个偏向物理学的专业,我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物理的料,遂下学期转入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生物科学
大学以来,我反而觉得觉得自己逐渐在丧失求知欲,明明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时候大展身手,这时候反而畏畏缩缩了
而且我的注意力也在下降,以前可以安安稳稳地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现在却要收到各种干扰——来自社交媒体、游戏等等
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方便,我们开始只注重于答案本身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
短视频高速发达,各种碎片化、未经考证的消息扑面而来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